做一名思政课老师,最幸福的是什么?
“用心做事,用心对待课堂、对待学生,能够让学生看到,是非常幸福的。”刘倩说。
刘倩,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任教三年后,获得重庆大学第六届“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称号。
思政课老师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全部由学生投票,在重庆大学这所综合性大学,学生们接触最多的是专业课老师,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思政老师能成为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有点出乎刘倩的意料。
“刘倩老师是我的思政课老师,可以吹爆我的大学生涯!”“给刘倩老师疯狂打Call!人超好的!”“讲的都是干货!津津有味!” “上过一节就被圈粉,超级喜欢!”这些是重庆大学学生对刘倩的评价。
刘倩上课有什么秘诀?
在刘倩看来,就是用心准备每一堂课、教学过程中充满热情。“虽然每次课90分钟,但实际上你有没有用心备课,学生的内心是能感受到的。”
刘倩现在担任大二本科生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也给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上专业课“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如何把枯燥的理论课上得生动?
“思政课并不枯燥。”刘倩说,相比很多理工科专业课、实验课来说,思政课有很多鲜活的素材可以选用。思政课是鲜活有趣的,只是因为学生们从小到大,在课堂学和听的都是相似的内容,所以学生们会觉得耳朵疲倦。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接地气的东西、身边的新鲜案例补充道课堂中,把课本上的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实践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刘倩发现,其实00后也很喜欢思政课,只是他们更喜欢真实的思政课、接地气的思政课、探讨性的思政课。于是,刘倩就在课堂中加入自己在国外穷游的小故事,或者自己身边的小故事。
在老挝,刘倩看到中国的铁路援建都是在老挝最偏远、高海拔的地区。在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口,看到当地大量的中文标志和中国大小工程。回到课堂,这些都成为刘倩思政课素材,她用照片和视频告诉学生们自己亲眼见到的中国在“一带一路”项目中承担起的大国责任。
用学生们够得着的故事讲思政,用专业课的视角看世界。刘倩把理论和案例整合起来。鼓励学生们在课堂用弹幕发表观点,不再是空洞地讲道理。更多的同学也会在自己出国或者旅游时,把自己所想所见发给刘倩,作为她思政课的素材。刘倩也在自己的课堂上,考虑学生视角,充分利用小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多的学生们主动给刘倩推荐课堂素材。
用做科研的方法让学生爱上思政课
“鄢老师的课,你值得拥有!” 重庆大学2017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徐瑶说。
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思政课?
这个问题,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鄢显俊教授思考了很久。他把这个问题,引入了自己的高校“思政课教育实验”研究。
鄢显俊的研究对象,不仅关注思政课课堂内容,更关注思政课课堂管理。比如:到课率、迟到率、抬头率、发言情况、作业质量、考试成绩等。“有效的课堂秩序是教学顺利展开的必要前提,一个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课堂管理者。” 鄢显俊说。
不设对照组,采用课程开始前和结课后的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实验。同时,请思政课助教和思政专业的研究生通过观察、访谈和统计的方式进行定性分析。
在鄢显俊的课堂,鄢显俊每次都是正装出席上课,他要求学生必须坐满第一排,上课时师生相互问候,注意上课礼仪。这些细节也成为了鄢显俊进行实验研究的一部分。
同时,鄢显俊潜心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在鄢显俊看来,钻研教育学、心理学可以让老师运用符合教育规律的手段和方法,在课堂上更有效率地传授知识。谙熟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大学老师一定不会在课堂上“满堂灌”和照本宣科。他们懂得什么样的教学最适合学习者。
鄢显俊选择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微电影制作,鄢显俊都会尊重学生的感受。“上大学以来,我们参与过很多的课堂讨论,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哪一堂课有鄢老师讨论课这样的参与度。在鄢老师的讨论课上,大家争先恐后,畅所欲言。这样的讨论,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参与思考,思想碰撞的过程。这种热血,这样的激情,是我心目中大学的样子。”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经济1班傅思璟感慨地说。
这个学期,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育新教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鄢显俊教授共同为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创新实验班设置的“学术论文写作”开课。思政老师把思政课堂拓展到了专业的“学术论文写作”上。
这是一项教学育人实验,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目标,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和引领作用,有效推动课程中德育与智育的协同互补,并将“科学报国”植入课堂,培养开化本科生,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变“独角戏”为“学生上讲台”
在重庆大学,还有很多像刘倩和鄢显俊一样受学生喜爱的优秀的思政课教师。背后,是重庆大学在思政课创新方面做的探索。
一个月两次,在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会议室内,就会传来十几位思政老师对教学内容上相互碰撞的“争论”声。他们通过这样的集体“备课”,将思政课难点重点进行梳理,集中学习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与解析工作。推进教学和研究结合,及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思政课的重难点不再是枯燥的条条框框,而变成了有趣的故事、人生的经历,变成学生们喜爱的内容。
除了集体备课,重庆大学还高度重视教学改革,组织9名教师建设“名师示范课堂”。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需求,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完善专题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学话语体系,促进教学内容易懂便学。
自2012年以来,重庆大学在思政课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来深化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实践具体包括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题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等。变传统讲授为互动参与,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唱独角戏”等现象,采用“学生上讲台”、分组讨论、演讲辩论等互动模式组织教学。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创新社会实践方式,每年定期举办重庆大学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演讲比赛、案例分析大赛等,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海选,优秀选手进入决赛,学生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得到较大提升。2016级材料科学专业的石佳慧、李子言同学代表重庆大学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并荣获二等奖。
重庆大学在思政课探索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研究入选2019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教学科研示范团队”成功入选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科研示范团队;7位教师入选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
学校在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程改革方面的用心,重庆大学的学生们也感受到了。“有次学生采访的时候,学生说我是宝藏老师,我告诉她,与其说我是宝藏老师,倒不如说我是守护宝藏的人,因为学生们就是我最大的宝藏。”刘倩说。
重庆大学的思政课教师们也正在努力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将思政课上成学生真心喜欢的“宝藏课”。(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春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