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书架(悦读大学|曲师大“犁牛之子”:我们考研率高,科研能力也不差)

admin 全知百科 2023-11-17 1021 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李家澍


十六年前,曲阜师范大学因媒体冠名的“考研基地”火了!然而,这种“火”被过分解读,有人甚至将曲园学子视为“考研机器”。面对外界传言,校方很少回应。


十六年后,一批又一批“犁牛之子”已经成长起来,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再次提及外界传言,曲师大的老师、校友、学生家长如何看待?


学习劲头足


有同学5点就去图书馆


刘伟,曲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现从事中国历史教学和研究。


“我是农村出来的,小时候感觉只要考入大学,将来就能跃入龙门,或者拿到一个铁饭碗。在当时看来,能考入曲师大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


刘伟介绍,他当时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历史专业,后来经过几年自学,再加上老师同学帮助,大四那年被保送至北师大历史系继续深造。


读博期间,听到外界称本科母校为“考研基地”,刘伟心情很复杂。


“一方面,这个传言并没有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让我觉得挺遗憾;另一方面,曲师大的学生希望通过努力,实现进入名校深造的理想,在我看来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


刘伟告诉记者,曲师大的学风好,师生非常淳朴。


“本科阶段,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大城市有较大差距,同学们就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上。到了周末,除去参加体育活动,我们都用来复习一周所学,再读读英语、听听英文广播。这些都为将来打下了好的基础。”


在北京读硕博,刘伟很受北京的老师和同学认可。“在外求学的六年间,我曾担任历史学院研究生会主席,被评为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干部。”


曲师大的校训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刘伟认为,学习和工作一样,都是学无止境、不断给自己设立更高更大目标的过程。


学校地处小县城,在电子资料还不发达的时代,学校图书馆就是刘伟和同学最宝贵的精神产业。


“大学毕业前,图书馆里很长一排书架上的书,我都翻过。也正是那时,逐渐形成了一些研究目标。”


回忆起1997年底,身边同学备战研究生考试的情景,刘伟依旧历历在目。


“大家学习劲头很足,非常刻苦。因为要去图书馆占位置,个别同学不到5点就起床了。因此当你5点半左右再去排队时,会发现队伍已经排到了几百号,有几次甚至把图书馆的门挤坏了。”


针对外界“曲师大学子大一备考”的传言,刘伟说,这种情况肯定是没有的。“大家进入考研准备阶段,应该是在大三下学期。在此之前都是按部就班,依照学校培养计划学习专业课和公共课,并没有提前做特殊准备。”


而在当了老师之后,偶尔有大一大二的学生咨询考研问题,刘伟通常引导他们先把基础知识学好,等有了基本功、形成自己的兴趣方向以后,再确定要不要考研。


动手能力强


有考研生被破格录取


刘柏玲,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本科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硕博就读于中科院植物所。


“我来曲师大工作16年了,这些年来,真切觉得校园里的学风特别好,学生的学习劲头非常足,上课抬头率100%。”


刘柏玲介绍,因为学习氛围浓厚,大一还没结束,就有学生主动找到老师,问能不能跟着做实验,或加入到一个课题中来。


“大部分学生做得很好,也坚持的很好。只要能坚持下来,一般都会有一些成果。”刘柏玲回忆,去年一个学生考入了中科院植物所,他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SCI论文,因此根本不存在“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传言。


“我的学生,每年都有人考入中科院、北师大、华东师大、南京大学。学生们通过大一大二的系统学习,已经对研究有了一定认识,如果感兴趣,就会选择考研继续深造。而学生本科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或发表过的文章,拿出去就很有说服力。”


刘柏玲举了个例子,她的一位学生报考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政治差一分过线。“本来这种是完全没希望的,但老师看他在本科期间做了很多有关分子、基本实验操作的实验,最后将他破格录取。”


袁晓涵,本硕就读于曲师大,现在生命科学学院担任辅导员。


“从2013年踏入曲园的那一刻起,我就被这所学校的校风学风深深吸引了。”袁晓涵说,本科四年期间,她逐渐对未来有了规划——要继续考研,让自己的学识、见识和眼界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


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很多好城市或好一点的岗位,都要求学历高一点。“本科学到的知识虽然够扎实,但还是想到更高的学府去看看。有了更高更深的知识,才能去引导自己的学生。”袁晓涵说。


至于母校被称作“考研基地”的传言,袁晓涵认真地说,作为曲师大的老师和学生,她认为曲园人是朴实的,曲师大更是一所有德性、有锐性、有韧性的学校。


“校友一句话说得好:有光的地方,就有人在读书。我觉得这就是曲园人对知识的渴望。”袁晓涵说。


刘丽,数学科学学院教授,2009年入职曲师大。


“大一新生来到这里,不用苦口婆心告诉他们好好学习,在看到大三大四的师哥师姐的学习状态之后,他们就会以此为榜样去努力。”


在办公室里见到刘丽时,她刚跟学生进行完一次长达两小时的“头脑风暴”。她认为,一所学校的学风和传承非常重要,他们学院的学风就非常好。


“耕牛”的孩子


要尽力把事做最好


刘子翔,本科就读于曲师大生物工程专业,现为天津大学研究生。


提到“考研基地”,刘子翔说,他们学校不光考研率高,考研质量也高,这可能是和其他高校不一样的地方。“我在天津大学读研,我们导师已经连续三年有曲师大的学生了,而且对我们评价都很高。”


高考后报志愿时,刘子翔只选择了曲阜师范大学这一所学校,一是离开近,二是有想当老师的想法,而曲师大正是这样一所好的师范院校。“因为对科研比较感兴趣,我就想继续深造,大三那年确定了考研方向。”


本科就读于曲师大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樊佳怡,现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研。


“有考研的念头是在大三,当时跟着老师进行一些科研训练,逐渐对生物学科非常感兴趣,这才有了想要进一步深造的愿望。”


谈及有关“考研基地”的传言,樊佳怡认为,这可能是外人对母校不太了解,只看到了考研率高的结果。“实际上,老师们很负责任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在考研率高的同时,学生的科研能力也没落下。在这期间,我们完全是凭借对知识的好奇,驱动自己去学习深造。”


曲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的霍文博,今年以高分考入了吉林大学。他介绍,大一还刚踏进校门,就已经被师哥师姐们的好学的精神感动到了。


“2016年新生入学,都由师哥师姐来接我们。在报到点,只要没什么事情,师哥师姐就会抽看看书。走在校园里,一路都能看到有人在学习,作为一个新生,当时看到这个场景还是很震撼的。”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大学,大部分生源都来自各个县城乡镇,因此大家都管自己叫‘犁牛之子’,耕牛的孩子。”霍文博坦言,大家都比较朴实,都会把自己能做的事尽力去做到最好。


“考研基地”这一说法,霍文博最初以为是外界对母校的褒奖,后来才知道外界并不是这么看的。


霍博文说,他和身边的同学一样,并非出身于很富贵的家庭。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进步,除了多读书以外,考研可能是最直接的方式了。


“考研有初试和复试,就拿我们班来说,考研复试的通过率是100%。面试的老师肯定不会招一群只会考试,却没有科研能力的学生,不了解情况的人以为我们只会死学习,其实这算是一种偏见和误解。”


“女儿能来曲师大,值了!”


谢锋,2016级曲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国学班谢景雯的爸爸,孩子今年以优异成绩被推免到兰州大学读研。


“我以前也是师范院校毕业,当年孩子之所以选择曲阜师范大学,是因为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高,学习氛围好。”


“女儿读高中时,老师怎么要求就怎么学习。但到了曲阜师范大学之后,她从以前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自学。”谢锋介绍,平时没事儿,女儿最爱去图书馆查资料。


在曲阜师范大学,谢锋发现,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孩子抱着书学习,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孩子。“这个氛围真的很好,孩子劲头很足,学习起来非常有信心。”


谢锋告诉记者,说句实在话,以前有人说学校是“考研基地”,但实际上,这是学生们努力的结果,也是学校教风学风好的体现。


在谢锋看来,曲阜师范大学虽然地方小,但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学习氛围丝毫不亚于985/211高校。当时女儿的分数超出了一本线,之所以选择报考这所“农村大学”,也是身边朋友们口口相传的结果。


“女儿现在一年比一年有进步,一年一个思想变化。能来曲阜师范大学,真是值了!”谢锋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