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试卷藏(美国加州大学竟然藏有67份贵州科举考卷!清代考卷字迹太美了……)

admin 探索百科 2023-11-17 1019 0

点击关注·网罗贵州最新最全资讯


来源:贵报传媒


记者:赵相康


明清两代,


贵州人才以“万马如龙”之势,


在科举史上斩获“七百进士、六千举人”佳绩。


那些年的试卷长啥样?



10月30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简称UCLA)东亚图书馆馆长陈肃做客省文史馆第八期“山骨讲堂”,以“清代科举考卷与贵州文化传承问题”展开讲座,对UCLA东亚图书馆馆藏贵州籍进士、翰林等考卷进行深入分析,介绍这批考卷如何从清内阁大库流落海外的背景。



陈肃


陈肃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图书馆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先后获贵州大学哲学学士、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硕士及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图书馆信息学硕士。


从1999年开始,陈肃先后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图书馆、美国明尼苏达州图书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工作,作为图书馆员,研究是图书馆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和发掘北美所藏的与中国有关的史料成了她的专长。


500份清代考卷来到加州大学


“1984年,华裔教授韩玉珊将自己收藏的一批500份清代考卷,捐献给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


据陈肃初步统计,清代科举考卷在海外各图书馆博物馆藏数量,主要有法兰西汉学院藏清代殿试考卷33通,美国国会图书馆特藏2通及30份不完整考卷。


因此,这批考卷是目前知道的海外最大藏量清代考卷,囊括了清代从顺治年间到光绪年间的112次殿试中的63次考卷,考生原籍涵盖了当时的18个省,因此对研究清朝社会制度、文化,是非常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清代科举制度极具史料价值。


在这批考卷中,


贵州籍考生考卷就达60多份,


为研究清代贵州籍进士及其成就


提供了难得的实物材料。


在将这批清代考卷整理后发现:


文殿试考卷219份,


翰林馆选、翰林朝考考卷82份,


武殿试考卷6份,


国子监肄业考卷32份,


吏部拣送官员考卷49份,


书院考卷97份,


秀文选制10份。


考卷上有考生简要履历,包括籍贯、出身、祖宗三代情况,初步分析,中选进士来自两京十三省,其中有六成以上出自农家。


面对这500份珍贵科举试卷中包含的清代八旗官学,即便是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也只是听说但从未见过。惊奇于这些珍贵考卷之机,任万平也意识到这批包含清朝八旗官学的考卷是研究清史的重要视觉史料。


67份贵州籍进士考卷


对于从小生长在贵州的陈肃来说,多达67份贵州籍进士的考卷让她又惊又喜。怀着激动的心情,她开始对所藏的贵州籍考卷进行整理,发现这些殿试考卷62份、武殿试考卷1份、翰林馆选考卷1份、国子监肄业考卷1份、吏部选官考卷2份。


在这批考卷中:


成绩最好的是贵阳府人马正杨,为第二甲第二名,乾隆五十四年武进士。


其次为贵阳府广顺州人程仁圻,二甲第四名,康熙六十年文进士(1721)。


考生年龄最小的为安顺府普定县人杨恩元,年仅17岁,光绪二十一年进士(1895),第二甲第七十九名;


考生年龄最大的为贵阳府人尹祖依,46岁,雍正八年进士(1730),第三甲第二百七十名。


从陈肃的统计表可以清楚地看出,康熙五十一年(1712)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之间,贵州籍文武进士原籍地为贵阳府的最多,高达38人,排在第二的大定府7人,最少的黎平府仅为1人。


60%考生来自非官吏家庭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考试是中国社会阶层移动的最重要的途径,而这批考卷可以证明这一点。”陈肃说,在雍正及以前,考生在撰写三代角色时需注明祖父辈是否为官,依据这批资料,我们可以看到60%以上的考生来自于非官吏家庭


陈肃在整理研究中发现,


家族对科举仕族的影响最为显著。


贵州贵阳府何姓一族有“五代七翰林一榜三进士”的殊荣;都匀府陶廷飚、陶廷杰陶氏兄弟,其中陶廷杰喜诗文、善书法,官至陕西巡抚,以廉洁著称。


此外还有平越府王梦旭、王梦尧王氏堂兄弟,贵阳府陈鸿作、陈钟澔陈氏父子,贵阳府赵鸿、赵家蕙、赵湘洲赵氏堂兄弟。


贵州“名”考生


陈肃还发现了数位颇有名望的黔籍进士的考卷:


一位是李端榘,他为李端棻堂兄弟,李朝仪之子;


一位是黄国瑾,为黄辅辰之孙黄彭年之子;


还有一位是遵义沙滩文化创始人黎安理重孙黎尹融



“搜集、整理清代贵州籍考生考卷,为研究贵州科举、乡贤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材料,希望通过这次讲座,找到这批考生的后裔,进一步收集他们先辈的相关资料,从而推动及丰富贵州地方文化研究。”陈肃说,目前这批珍贵考卷均放在恒温、恒湿储藏库中的无酸档案盒子里保存,其价值正待研究者慢慢发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