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评论(重磅!“双一流”评价结果公布,多所高校官宣)

admin 全知百科 2023-11-18 712 0

首轮“双一流”建设圆满收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6所高校公布了首轮“双一流”评价结果,均为第一档


根据2021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评价结果按不同评价方面、不同学校和学科类型,以区间和梯度分布等形式,呈现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综合评价结果,不计算总分、不发布排名


评价结果还将作为下一轮建设范围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减少支持力度。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并强调,教育部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科专业设置和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以下为高校公布的评价结果:


第一档


中国海洋大学


从整体发展上看,学校开启了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学校高质量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总体建设成效以及海洋科学、水产两个一流学科建设成效均达到最高档的标准,“构建世界一流深海实时立体观测体系”入选《首轮“双一流”建设典型案例集》。


南京理工大学


2020年,学校顺利通过“双一流”建设周期评估,高质量完成了“双一流”建设周期目标和任务。教育部反馈的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结果指出:“学校在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重大需求等方面成绩突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不断拓展。”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整体发展水平总体情况显著、建设成效突出,达到“一流学科培优计划”入选条件。


南京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


北京交通大学


经过首轮建设,学校“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在教育部建设成效评价中,获得“第一档”(显著)的总体评价。


四川大学


学校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成效显著,整体建设成效被评为第一档,具体评价为: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建设目标达成度高,多项办学指标接近或达到对标的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在“双一流”建设所有评价维度中获评“第一档”(优秀)。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在“双一流”建设所有评价维度中获评“第一档”(优秀)。


武汉大学


首轮“双一流”建设大总体指标评价结果均在第一档。


中国人民大学


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价中,学校一流大学9个评价要素全部获评“第一档”,14个一流学科全部通过评估,位居全国高校顶尖水平。


东北林业大学


学科水平在国内长期处于第一方阵,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首轮建设计划,圆满完成了建设目标并取得重大进展,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总体情况均位于建设成效区间第一档,建设成效显著。


东华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圆满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在建设成效评价中,各项指标均获得第一档“显著”水平,并具备拟定一流学科培优行动方案的资格。


吉林大学


在教育部反馈的首轮建设评价意见中,在“整体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两个维度的总体情况和分项指标,学校建设成效全部位于第一档“显著”区间


南京林业大学


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中,教育部专家组充分肯定学校建设成效,认为完成了首轮建设阶段性任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资源条件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均有新举措,建设成效显著(位于第一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学校及大气科学学科被教育部评估为成长最快的大学和学科之一,在省内“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名列前茅,在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位于第一方阵


苏州大学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专家组对苏大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学校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提升程度等三个维度均被评为第一档次。


浙江大学


在首轮“双一流”建设期间,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质量水平等方面快速提升,学科建设成绩突出,建设成效总体评价为第一档。


中国矿业大学


在首轮“双一流”建设期内,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建设成效突出,建设成效评价结果“整体发展水平”为第一档。


下一个目标


从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来看,以上高校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卓著。


教育部相关数据也显示,首轮“双一流”建设期间,高校建设和引进了一批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了一批拔尖创新型人才,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批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若干所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批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量子科学等一些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高质量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正在形成。


不过,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也坦言,根据首轮监测数据和成效评价,“双一流”建设工作也不尽善尽美,存在着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需要优化等问题,这些也都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对此,高校已规划好蓝图,正朝着下一个目标迈进。


例如,去年,四川大学已启动“创新2035”五大先导计划,围绕物质与能源、生命与健康、生态与环境、信息与软件、文明与治理等五大领域,以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牵引,谋划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及时对接国家重大计划和成渝地区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重大机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学科集群的创新发展,产生一批“从0到1”的原创成果。


武汉大学表示,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继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并出台《武汉大学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的若干措施》(简称“人才强校十条”),支持人才在科学原创方面取得更多成果。


该校“人才强校十条”涵盖人才引、育、留、用全过程,主要内容包括:“瘦身强体,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双千计划”;“四个面向、高精尖缺”,实施一流学科领军人才汇聚工程;“矢志一流、追求卓越”,实施“弘毅学者”计划;“创新制度、完善通道”,实施优秀博士后储备工程等。


复旦大学提出了“第一个复旦”的学科建设规划,明确了赓续壮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力促理科基础优势学科、营造工科发展新生态、打造医学学科尖峰、深化学科融合创新、布局交叉学科建设新方向等发展路径。


瞄准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该校提出,助力上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创新和育人高地建设。推进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实体化建设,全面融入国家实验室建设。开展全链条、有组织的科研,聚焦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信息与生命交叉等研究领域,压实目标任务、保障物理空间、形成优秀创新团队和团队集群、多渠道保障经费投入,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形成紧密对接。通过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任务,促进国际顶尖科研团队和科研人才集聚和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在“建一流、强特色、促交叉,勇闯学科建设新高度”方面,将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建设“1 2 5 N”重点学科;构建粮食安全、人畜健康、智慧农业、乡村农业四大学科群;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带动学科水平整体提升。


新的建设周期,高校纷纷瞄准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学科领域,拿出大干一场的魄力,冲向新的高峰。


或许在下轮总结时,我们便能看到新晋“双一流”湘潭大学数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广州医科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列,南方科技大学特色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老牌强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稳居世界一流行列。


来源:麦可思研究整理自教育部、新华社、文汇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各高校网站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