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是:CPLD主要是由可编程逻辑宏单元(LMC,Logic Macro Cell)围绕中心的可编程互连矩阵单元组成。FPGA通常包含三类可编程资源:可编程逻辑功能块、可编程I/O块和可编程互连。
随著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密度的提高,数字器件设计人员在进行大型设计时,既灵活又容易,而且产品可以很快进入市常许多设计人员已经感受到 CPLD容易使用。时序可预测和速度高等优点,然而,在过去由于受到CPLD密度的限制,他们只好转向FPGA和ASIC。
CPLD的应用
基于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的可重配置PLD(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出现,为系统设计者动态改变运行电路中PLD的逻辑功能创造了条件。PLD使用SRAM单元来保存配置数据。这些配置数据决定了PLD内部的互连关系和逻辑功能,改变这些数据,也就改变了器件的逻辑功能。
由于SRAM的数据是易失的,因此这些数据必须保存在PLD器件以外的EPROM、EEPROM或FLASH ROM等非易失存储器内,以便使系统在适当的时候将其下载到PLD的SRAM单元中,从而实现在电路可重配置ICR(In-Circuit Reconfigurability)。
CPLD程序写在CPLD芯片中。用户可以把编译好的CPLD程序通过专用的CPLD程序烧写器烧写到CPLD芯片中,从而实现程序设计的数字逻辑功能。CPLD是在PLD器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逻辑器件,PLD是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即可编程逻辑器件。
CPLD是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即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用户可以把编译好的CPLD程序通过专用的CPLD程序烧写器烧写到CPLD芯片中,从而实现程序设计的数字逻辑功能。所以CPLD可以通过编写特定逻辑的硬件程序,代替分立的数字逻辑芯片实现各种数字逻辑的功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