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不同:
1、冰冻就是雪降落到地面上时仍然是雪片,当白天温度升高后雪融化成水,到了一定的时间段如晚上后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融化后的雪水又再度结成冰,这种情况就叫做冰冻,这种现象在南方比较多见,北方比较少见。
2、降雪以后温度有所上升而雪仍未完全融化的过程中,已经融化的雪水在温度再度下降后,再次冻结就称之为雪凝,其可能在融化以后再度突然冻结,也可能并没有完成融化成水只是雪花稍微软一点而再度冻结。
扩展资料
冻雨是气象上的一种天气现象,在三千米以上高度气层中大气的温度在零度以下,在三千米气层中存在一定厚度的大气相对比较暖和,温度高于零度,一般在1~4℃之间,在这一气层当中水分不会冻结成冰,在3000~2000米一直到地面温度又降到了零度以下。
如果在3000米以上出现降雪,雪花降落到1~4℃的暖气层中融成水滴,水滴进入2000米以下低于0℃的大气后落到地面上或者其它附着物上时立即冻结成冰,这种情况就被称作冻雨。
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C,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