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 音 piáo ,用来舀(yǎo)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头挖成的。
2、瓢泼:piáo pō,释义:像用瓢往下泼。
3、瓢樽:piáo zūn,释义:见“瓢尊”。
4、水瓢:shuǐ piáo,释义:用来取水用的一种工具。
5、一瓢:yī piáo,释义:《论语·雍也》:“贤哉,回 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后因以喻生活简单清苦。
6、天瓢:tiān piáo,释义:神话传说中天神行雨用的瓢。
7、颜瓢:yán piáo,释义:《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后因以“颜瓢”为生活贫困的典故。
瓢的拼音:piáo,组词:瓢泼、一瓢、诗瓢、椰瓢、箪瓢、瓢箪、陋巷箪瓢、瓢饮、团瓢、东扯葫芦西扯瓢、瓠瓢,部首:瓜。
瓢的解释:
用来取水的一种工具,取水时就用这种工具。是用葫芦做成的。用对半剖开的葫芦做的舀水用具。也有用木头或金属做成的。?
水瓢的口形的前端为流线型.该水瓢与把手位置相对的口形为钝尖形,其钝尖的曲线与水缸底边的凹部曲线基本吻合.前部的口形曲线与普通家用铁锅的弧形面基本吻合。
侧壁为曲率较小的曲线型.这种水瓢有利于在水缸换水时.舀尽缸低积水.同时,用此水瓢舀铁锅内的水.较圆口形水瓢快。
石瓢:
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石瓢”是紫砂传统经典款式,型态雅致,舒展挺拔,端庄稳重,刚中有劲,敦实调和。
“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