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答案
是的,但都是同一部经典,《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成书较早,影响巨大。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也是现存3译版《法华经》中流传最广的一版。
其他回答
《法华经》和《妙法莲华经》是一部经吗《法华经》和《妙法莲华经》是一部经,法华经是妙法莲华经的简称。法华经主要思想是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涅槃》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以及陀罗尼咒密护等,可谓集大乘思想之大成。其突出重点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
法华经起源很早,流传特盛。据学者研究,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但有的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为产生于公元前二至三世纪。它是问世很早的大乘经典。在《大般涅槃经》《优婆塞戒经》等经中提到它的名字。
《法华经》的内容赏析。
在五时教判中,《法华经》属于法华、涅盘之最后一时。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妙法莲华经》关键词就是“妙法莲华”这四个字。“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是作比喻,形象地讲“妙”在什么地方,他的殊胜处,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法华经》和《妙法莲华经》是一部经吗?
每自作是意,
以何令众生,
得入无上慧,
速成就佛身。
--出自《法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感应事迹:唐朝贞观三年,洛州人(虞yu)林通发心,想诵《法华经》,但俗务缠身,多不能如意。后来得病去世,忽然有六个地府冥官,前后围绕,带着他来到一个大城门。门旁有个僧人,说:“我是药王,你的诵经愿没满就死了。我教你一个偈子,诵这偈子,能让地狱变为莲花池,让苦难世间变为佛界。千万记牢,不要忘了。偈子是: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虞yu)林通记熟偈子,进城见阎王。阎王问他有什么功德,虞林通答没修别的善,只会诵一个偈子。阎王问什么偈子。(虞yu)林通就诵了药王教的偈子,声音所到的地方,地狱的罪人都得解脱,十八地狱变成了莲花池。阎王赶忙止住(虞yu)林通,说不要再诵了,回人间吧。于是过了两天,(虞yu)林通就苏醒复原了。
——摘自《法华传记》
这个偈语,有破地狱的功德。地狱的苦难都能破除,消弭世间的灾难,保平安更是不在话下!
《法华经》和《妙法莲华经》是同一部经。
法华经的全称是:《妙法莲华经》。是同一部经书,只有两个名字。因为世人为了方便而叫法华经,这样少读几个字,比较顺口,简化。
后秦鸠摩罗什译。7卷。为大乘佛教要典之一,为古来流传最广之经。妙法,意为所说之法微妙无上;莲华,比喻经典之洁净完美。该经称佛自说其出世说法的本怀在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说三乘终归于一佛乘,一切众生凡于佛法结缘者皆可成佛,佛常住不灭。
佛教起源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间。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
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涅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