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欣举办社团活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何鹏 通讯员牟梓苓霄、林芳灏、季成) “大家把书翻到42页,昨天我们讲到了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11月13日,武汉市第一中学实习老师王紫欣正在为该校新疆班的学生上《生物》课。
王紫欣是湖北大学2022级学科教学(生物)硕士研究生,今年上半年,作为湖大第四批赴藏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之一,王紫欣赴西藏山南市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支教活动。目前,她支教归来,选择在武汉第一中学进行实习教学,并主动争取任教“新疆部”班级。
“武汉一高的学生们身为高中生,对未来会有更明确的规划,而还是初中生的西藏孩子们想法会更加多样。”每次下课,“新疆部”不少学生都会捧着书本,主动询问自己不解之处,王紫欣也会详细为之解答。而在西藏,除学科教学外,王紫欣还承担了不少德育方面的工作,因为年龄相近,她感觉自己更像是学生们的“大朋友”,他们有任何生活学习上的苦恼,都会找她倾诉。“考大学还是读高职,他们会有更多想法和选择。”王紫欣说。
王紫欣在武汉第一中学实习教学。
她表示,在武汉市第一中学实习,首次单独承担整个班级的生物教学工作给了她不少压力;但今年上半年在西藏支教的经历,给予了她经验与底气。
“我是00后,也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当初听说我要去西藏,爸妈都惊呆了。”王紫欣笑着说,她之所以能说服爸爸妈妈,主要是因为爷爷的支持。
王紫欣与爷爷合照。
她的爷爷叫袁发龙,是一名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由于其当时所在部队属于西藏军区日喀则分区管辖,袁发龙每日都要驾着卡车于5000多米海拔的高山上行驶。
“那个时候,是‘风吹石头跑,山高氧气少’!”在西藏边防线上一待就是五年,袁发龙和西藏,和战友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即便退役,他也总会向孙女讲述自己在西藏的故事,其中体现出爷爷与战友的真挚情感,给西藏这个自然环境艰苦的地方,也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总得有人上啊。”王紫欣面带微笑,物质条件富足了,文化思想也得跟上。怀揣着为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尽一份力的期待,王紫欣报名湖大研究生赴藏支教团,并成功入选。
支教课堂。
支教的每一天,她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学生们画的“王紫欣”卡通漫画、叠的小猪和千纸鹤、便条等等,至今都被其用礼品盒装着,放在家里保存。她常常和爷爷、父母视频通话,聊自己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趣事,也聊西藏多年来的变化发展。
“西藏的建设,需要我们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这是我从爷爷身上学习的,也是我们赴藏支教团正在做的事。”王紫欣介绍说,今年6月,湖大第四批赴藏支教团成员已返回学校,9月,湖大第五批支教团成员已赴藏。
据悉,自2021年湖大成立首批赴藏支教团以来,学校已先后选拔了五批共60名赴藏志愿者和近百名雅砻云志愿者,以线上线下的形式面向山南市东辉中学开展支教工作。支教团不仅开展课堂教学工作,还在西藏创办了首支舞龙舞狮队,在山南市东辉中学设立了国旗班、东辉小喇叭、科创社等校园文化品牌。2022年2月,支教团荣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致敬人民》影像长河,2022年5月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2023年5月,湖大与西藏山南市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助推湖北大学教育援藏工作高质量发展,打造湖北教育援藏品牌。
“我们第四批成员共有13位,其中9名是教育硕士,12名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可以说,赴藏支教的经历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共同梦想,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王紫欣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